万秀区人民法院创新未成年人审判工作方法纪实

来源:平安梧州网总编室  发布日期:2011-04-11  分享到:

接好“感化棒” 圆桌审判唤浪子

 

梧州市万秀区人民法院少年刑事案件合议庭(下简称少年庭)成立20多年了,虽然庭长已经换了五任,但是对未成年刑事案犯以审判为中心,保护、教育与挽救三结合的工作理念依然鲜明,审判法官们找准每起案件中当事人的“感化点”,通过“圆桌审判”人性化的帮教,坚持用爱心和真诚对待每一位失足少年,唤回一个又一个浪子。 该院少年庭成为梧州乃至广西法院系统的一面人性关怀的鲜明旗帜。

二十多年来,该院少年庭先后多次获得全国少年审判工作先进集体、自治区青少年维权岗等荣誉称号。近三年来,万秀法院少年庭共判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4167人,其中,判处实刑的少年犯有35人,判处管制、缓刑的少年犯有32人,帮教了25人,进行了5次回访,回访未成年人罪犯48人,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圆桌审判寓教于审人性化判案

一直以来,万秀区法院十分重视未成年刑事案犯的审判工作,1988年成立少年庭,专门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万秀区法院副院长杨龙章说,对未成年人案犯判罚的最终目的是教育改造,通过少年庭这个平台,万秀区法院积极探索创新预防未成年犯罪的审判工作机制,注重开展庭前走访、庭审帮教、判后教育、定期回访等工作,通过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帮教,增加失足少年重新走向社会的信心和决心。

  在该院少年庭,记者看不到一般法庭那种高高在上的审判台和孤立冰冷的被告席,取而代之的是墙上“浪子回头金不换“等感化标语,一张干净宽大的椭圆形桌子,蓝色的背景墙面使严肃的氛围得到缓和,这种方式被法官们称为圆桌审判322日下午,少年庭正在宣判一起未成年人贩卖毒品案,法官酌情从轻判处被告管制一年。

   你放心,社会还是欢迎你的,不要因为这次的犯错而气馁,要有改过自新的勇气和信心,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相信你不会让关心你的人失望。主审法官、万秀区法院刑庭副庭长易维铭坐在圆桌的一头,对17岁的被告人李某说。接着,李某的辩护律师在庭上也对李某进行了一番询询教导,李某使劲地点头,表示一定痛改前非、好好接受管制。在现场听庭的李某母亲流下眼泪,对法官的宽容审判和判后教育感激不已。

找准“感化点”唤浪子回头

一直以来,万秀区法院少年庭始终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建立“以审判为中心,保护、教育与挽救三结合”的审判工作机制,以“教育以审判为依托,审判以教育为目的”,将寓教于审的基本原则贯穿于审判的各个环节,促进审判教育良性互动。该院少年庭的法官们每次收到未成年犯罪案件,都要加班加点,做到不打无准备之仗,认真仔细阅卷,全面了解案情,特别是注意从案卷材料中发现被告人犯罪的原因,找准“感化点”。随后不管天冷还是刮风下雨,都要不辞辛劳地深入进行多次家访或走访邻居,详细了解被告人的成长经历、家庭成员状况、家庭地位、与家庭成员的感情、分析未成年人失足原因,动员家长、学校、社区配合做好教育、感化工作。

特别是近三年以来,万秀法院少年庭共判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4167人,其中,判处实刑的少年犯有35人,判处管制、缓刑的少年犯有 32人,通过寓教于审、惩教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如20092月份审判了一起五名高中生盗窃团伙案件,审判宽严相济处理,并和学校、家庭一起落实了帮教措施,使五名高中生受到教育,并继续完成学业参加高考。目前有2名在普通高校读书,其他3名读职业技校或打工。

延伸 “触角” 帮教失足少年

  万秀区法院刑庭庭长魏振海介绍说,少年庭对被判处刑罚的每一位未成年罪犯个人基本情况、家庭基本情况、基本犯罪事实、判决结果、所在辖区出具的现实表现情况等,都建立了个人档案,积极与社区矫正机构、派出所、学校、单位、家长联系,制订合适的帮教措施,加强对少年犯的延伸帮教力度。近三年,法院共帮教25人,通过积极建议和协调有关部门安排少年犯复学、复工或就业,给少年犯回归社会重塑新人创造良好的环境。

去年,万秀区法院审结了一起被告人是五名高中在校学生的盗窃案件。在庭审时,面对法官的真情,五被告人对自己的行为后悔莫及。面对痛哭流泪的父母,他们当庭请求法官给其改过自新的机会。在对他们予以酌情轻判的同时,法官们积极联系争取到学校的配合支持帮教。目前顺利完成高中学业的少年们,有两个在普通高校读书,其他三个读职业技校或打工,而法官的跟踪帮教仍在继续。

  万秀法院少年庭还建立由法官、教师、家长和社区工作者组成的帮教小组,初步形成了“帮教网络”,制订合适的帮教措施,落实帮教对象和帮教人员。通过积极建议和协调有关部门安排少年犯复学、复工或就业,给少年犯回归社会重塑新人创造良好的环境。制定了定期回访制度,每年都要驱车一千多公里,到桂林、南宁、钟山等地回访少年犯,逐步形成了一年一次的定期回访制度。近三年来,共帮教人员25人,进行了5次回访,回访未成年人罪犯48人。

近日,少年庭法官再次来到去年因抢劫案被判缓刑的未成年人徐某家中进行回访时,了解到徐某的改变很大,思想、学习等方面都表现良好。徐某的家长紧紧握住法官的手,说出了肺腑之言:正因为你们不辞劳苦、不厌其烦的帮教,我们的孩子才有了今天的表现。太感谢你们了。

(记者李继远 通讯员姜 华 陈成荣)

桂ICP备15009969号   桂公网安备 45040502000009号
网站主办:中国共产党梧州市万秀区委员会政法委员会  
电话:0774-6022086  邮箱:pawz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