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2020年第一季度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测评结果数据出炉,万秀区以99.34%的成绩获广西全区第一、梧州全市第一,再创单一季度群众安全感最高记录。
据悉,近年来,梧州市万秀区被表彰为全国、自治区平安建设先进县(市、区)”、“2016-2018年全区无邪教创建‘三十百千工程’活动无邪教区”以及2017-2018年连续两年自治区级“一级防线办”等殊荣。2019年度群众安全感得分98.02%,在广西排第8名。这些荣誉的背后,是万秀区近年来大力推进“平安万秀”建设,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形成科学有效的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取得的显著成效。
“万秀区委、区政府、政法部门致力于万秀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创造了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不断创新社会治理,深化法治建设,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万秀区委相关负责人说,万秀区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积极贯彻落实“作风兴市”工作的要求,充分发扬“海纳百川、力争上游”新时代梧州精神,为万秀区乃至梧州市的和谐稳定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夯实综治基层基础,下好平安“一盘棋”
安全感从何而来?万秀区抓住影响“平安万秀”和群众安全感的突出问题,主动进攻和矛盾化解同步推进、专项行动和源头整治有机结合,服务发展大局、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铁腕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紧扣“保稳、治乱、安民”工作主线。“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万秀区始终保持对涉黑涉恶势力违法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坚持“零容忍”态度,全力以赴保稳定、护安全、促发展。”万秀区委政法委负责人说,万秀区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扎实的工作作风、有效的工作措施,认真抓好各项任务的落实,专项斗争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截至目前,累计接收线索162条,涉黑涉恶共立九类案件71起,破案50起,刑拘86人,逮捕49人;打掉各类涉恶犯罪团伙7个,抓获团伙成员40人,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
创新法治主角治理,撑起平安“一面旗”
在国家AAAA景区梧州市传统商业核心区骑楼城里,由万秀区城南街道与万秀特巡警共同发动居民、商家、组建起“红袖章”平安志愿者队伍——“骑楼大妈”。这道靓丽的风景线“骑楼大妈”们充当起了治安员、调解员、巡查员、宣传员在骑楼城穿梭,被赞誉为梧州版“朝阳群众”。广泛凝聚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是万秀平安建设理念的核心。构建“骑楼大妈”红袖章群防群治工作体系,她们积极参与社会治安防控工作和为群众排忧解难,以小网格倾力服务大民生,创新了社会治理新模式,打造自治、德治、法治一体化基层网格化治理新格局,为辖区内居民的正常生活秩序“保驾护航”。
万秀区立足实际挖掘优势,不断探索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在鼓励全社会参与社会治理的同时,我们更注重发挥法治在社会治理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由城区政法委牵头成立疫情综合执法队,统筹协调由公安、城市管理、市场监督、街道等部门单位组成综合执法队开展执法,依法组织162次联合执法行动,牵住疫情防控和创城工作的“牛鼻子”,确保了全区无确诊病例。
忠诚履职服务大局,构筑平安“一条心”
万秀区是老城区,也是“东融”的最前沿,历史底蕴厚重,正在全市“553311”市区文化旅游产业精品工程、旧城改造等重点工作中,迎来发展新机遇。
市民李先生,今年30岁,是高旺村一名土生土长的村民,当听闻高旺片区将建设商业广场后,他十分期待。
万达项目自启动以来,签约和拆除“两条腿”走路,迎难而上,持续发力。工作人员全身心投入一线奋战,发挥“5+2”、“白+黑”、“雨+晴”连续奋战的精神,“有时候只能在居民家门口等候,才能如期开展工作;有时遇到不理解的居民,一讲就是三、四个小时,回去还得继续整理收集的居民资料。但是只要群众认可我们的工作,再苦再累,我们也干得值得。”动迁组工作人员说。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高旺片区棚改工作人员以钉钉子的精神和“敢啃硬骨头”的过硬作风,完成签约率为97.12%,创下了万达征拆“梧州速度”。万秀区委政法委对百花冲、工厂一路、富民、高旺等片区棚改项目、西江四桥轴线房屋强拆、塘源一号路征地施工、骑楼城旧城改造等重点项目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约136份(次),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存在的不稳定问题。破解工作瓶颈,推动了万秀区重点项目建设,服务发展大局。
妥善化解矛盾纠纷,筑牢平安“一方土”
万秀区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学习推广“枫桥经验”的工作精神,始终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将精细排查、精准化解矛盾纠纷作为常态化工作,不断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充分运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三联动”手段排查不稳定苗头线索。第一季度辖区内三镇五街共排查矛盾纠纷120起,调处120起,调处成功119起,调处率达100%,调处成功率达99.16%。
“多一些沟通,少一些抱怨;多一些理解,少一些争执。”万秀区委政法委负责人说。近日,万秀区委政法委联合城南街道办事处、城南司法所,成功调处一起务工农民工因病死亡纠纷事件,双方当事人就赔偿问题达成一致。调解过程中,调解人员以责任分摊为突破点,提醒双方对应负的赔偿责任要理性对待。最终双方愿意通过理性的渠道来商讨赔偿问题。次日,农民工家属送来了锦旗“为民排忧情深似海,为民办事关怀备至”表感谢。
作为全市首个一社区一心理咨询师试点,今年以来,心理咨询师对吸毒人员、社区矫正人员帮扶、未成年人心理辅导、化解家庭矛盾等20多人进行心理辅导。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广大社区干部放弃春节休假,靠一个口罩和一双手套到防疫一线担当“排查员、检测员、宣传员”,挨家挨户摸排情况,也担心有被感染的风险,还会遇到不理解和不听劝告的居民的埋怨甚至谩骂,但仍然耐心解释毫不松懈。再加上干部职工自己家中也有孩子和老人需要照顾,一天下来身心疲惫,精神压力非常大。万秀区南中社区心灵驿站试点心理咨询师主动为坚守岗位的村(社区)干部、职工、居民群众开展心理疏导,提升心理素质。线上普及心理健康及反邪教知识1200余人,微信视频心理疏导群众412人次,指导群众音乐调节情绪150余人次,给居家隔离观察的市民及疑似患者等开展心理疏导13人次,线下接听心理咨询电话45人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宣传教育多措并举,勾画平安“一张图”
万秀区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政法部门从提高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出发,把侦破案件和化解矛盾工作情况以及开展平安建设的各项工作情况及时进行宣传和向社会公开,积极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优势,采取一封信、一本书、一堂课、一橱窗、一部宣传片、一平台、一个网、一场演出等“八个一”形式积极向公众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广泛的政法宣传工作。
第一季度以来,共发放《平安宣传手册》、《致广大居民朋友一封信》、《群众安全感知识问答》等各种资料14000余份、印有平安知识的购物袋5000多个、开展综治宣传活动10多场(次),在“平安万秀”微信公众平台、“平安万秀网”“万秀政法”微博和“万秀fx”微博累计发布各类平安信息300多条。通过各种宣传,进一步增强了群众“同心创造和谐社会,携手共建平安家园”的信心和决心,群众对平安建设的知晓率和参与度大幅提高。其中平安建设工作经验先后多次在人民网、《长安》杂志、中国反邪教网等中央级媒体推介。
坚持铁肩担当安民,织密平安“一张网”
万秀区坚决落实中央对政法队伍提出的政治过硬、业务过硬、责任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五个过硬”的总要求,凝心聚力打好社会治安、矛盾治理、从严治警“三场硬仗”。据了解,万秀区进一步健全常态化巡防机制,加大政法公务公开巡展、公开下访、“定点”+“车巡”“民警巡”+“保安巡”“重点时段巡”+“全天候巡”等专业警力巡防工作力度,最大限度将警力布控到街面、重点场所,有效震慑犯罪,提升群众安全感。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口罩成为紧俏货物,有些不法分子却挖空心思以“卖口罩”为由进行诈骗。2月13日,万秀警方侦破一起利用疫情导致口罩脱销而实施网络诈骗的案件,抓获涉案人员陈某某。万秀区检察院在办理该案过程中,及时提前介入,提出详细的引导侦查取证意见,为该案的快捕快诉快判打下坚实基础。在审查逮捕阶段,准确把握案件定性,受理案件的当日就作出依法批准逮捕的决定;在审查起诉阶段,承办检察官仔细审查全案证据,并依法向被告人释法说理,最终被告人自愿认罪认罚,签署了具结书,并通过家属全部退赔被害人经济损失,该案在受理后仅用48小时就提起公诉。3月16日,万秀区法院运用云间互联网庭审系统,通过远程视频方式依法开庭审理首例涉疫诈骗案,当庭宣判被告人陈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三千元。
在万秀区,人民法院司法为民、人民检院履职尽责、公安系统忠诚担当、司法部门法治惠民,各部门为有效防控疫情、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政治安全社会稳定,认真做好“保稳定、护发展、提实绩、强基础、抓队伍”等各项工作,始终如一的守护万秀和谐发展,正是万秀区广大政法机关对群众利益和群众感受的足够重视,才保证了万秀区长期以来的平安与稳定。(黎海平、叶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