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万秀区让家风成为反邪“利器”

来源:平安梧州网总编室  发布日期:2019-09-27  分享到:

    时代滚滚,家风传承的不仅是一个家族的记忆,更是一种家族共有的精神内核。今年以来,梧州市万秀区利用辖区各种大小的社区活动、企业活动、学校活动、乡镇圩日等人群聚集契机,倡导弘扬良好家风,把家风和反邪教育融进百姓生活,走进百姓心底,让“反对邪教”的声音始终萦绕在每位居民的脑海,引导广大群众营造良好家风,促进清新社会风气,用良好家风传递社会正能量,成抵御邪教的“预防针”,成为一把反邪利器。

    9月17日,“坚守统计初心,践行统计使命”梧州庆祝第十届“中国统计开放日”文艺汇演在潘塘公园法治广场拉开了帷幕。“张阿姨,请您在等候表演的时间里看看我们反邪教宣传资料吧,邪教是反人类反社会法科学的违法组织,我们要对邪教坚决说‘不’!”“老奶奶,您坐下来好好看看我们宣传资料,也可以带回家让儿子女儿念给您听听,这是政府给大家上的法治教育....”当天,万秀区委政法委组织反邪志愿者现场开展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志愿者耐心地口头宣传着反邪教知识。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这些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劝导人向善、好学、读书的名言,许多都是前人为了教育子孙提出的,而且在沉淀在许多人的家风之中。反邪教志愿者现场和群众讲述中国的传统“家风”故事:明代《朱子治家格言》中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家门和顺,虽饔飧不济,亦有余欢。”鲁迅在遗嘱中也留有对周海婴的训示:“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

    陈姓志愿者说:“家风”又称门风,指的是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风尚、生活作风,即一个家庭当中的风气。家风是给家中后人树立的价值准则。作为一种价值观念的传承,良好的家风可以使家庭成员自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客观上可以减少邪教的侵袭,让家庭成为反邪教的第一道屏障。

    “有活动、有群众的地方就有我们的反邪教志愿者。”万秀区委政法委副书记刘锦仙表示,弘扬家风和防邪反邪的知识传播和渗透相结合,通过引导社会树立良好家风,在社会中树立良好的社会典范,引领群众效仿,传递社会正能量,让防范邪教的意识成为一种公众舆论导向、一种社会声音,宣传工作才能有效地点滴渗透,打好抵御邪教的“预防针”。

(李继远 冯韵)

桂ICP备15009969号   桂公网安备 45040502000009号
网站主办:中国共产党梧州市万秀区委员会政法委员会  
电话:0774-6022086  邮箱:pawz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