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秀分局倾力打造一流队伍,构织警民“红色”安全网

来源:平安梧州网总编室  发布日期:2017-05-17  分享到:

为推进万秀区社会面大巡访工作,有力维护万秀区平安和谐发展,万秀区公安分局特巡警大队根据梧州市公安局和万秀区分局的统一部署,通过科学划分巡逻区域、优化巡访力量布控和积极发展“红袖章”志愿者队伍等措施,提高了见警率和管事率,大大减少了死角和盲区,有效维护万秀区社会治安秩序的稳定。


一、内强素质砺精兵,外树形象展风采

20158月,在梧州市公安局和万秀区政府的大力关怀下,万秀区公安分局特巡警大队正式成立。该队伍是一支年轻活力的队伍,目前有民警6人,辅警34人,平均年龄29岁。主要承担万秀区繁华商区骑楼城步行街和旺城商业广场的巡逻防范、应急处突和红袖章志愿者招募、组织等工作。自成立以来,大队以建设平安万秀为目标,强化队伍管理,提高队伍素质,把执法为民宗旨落实到工作的各个环节,打防并举,服务群众,不断增强群众安全感和群众满意度,积极打造了一支年纪轻、素质高、技术精、作风硬的队伍。开展了现场执法规范化、实战警务技能和城区特种执法等培训,并制定了相关的队伍层级管理机制、快速反应机制和民主监督管理机制等措施,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大队成立以来,开展巡防工作共投入警力1586人次,组织开展反恐、应急演练20余次、成功处置突发性事件3起、破获治安案件10起、刑事案件2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7人、组织召开座谈20次、走访商家1224家(次)、收集意见和建议28条、为群众办理事实90余起、发现预防各类案件35起、发现预防事故隐患漏洞30余起、调解处理矛盾纠纷40余起、开展宣传活动10次(场)、派发宣传资料5000份,为建设平安万秀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巡逻防控点线面,构织立体防控网

大队建立了“以市公安局指挥中心为龙头、相关部门预警为导向、多警联勤为保障”的立体化网络巡访工作机制,通过实施点、线、面控防,网格化布警,采取车巡和步巡相结合,设立常态时期短时驻警、分散驻警,特殊时期长时驻警、定点驻警等方式,在万秀区搭建起网格化巡逻防控体系,形成一张“动静结合、时空交织、全面覆盖”的治安巡逻防控网。最大限度地屯警街面,提高见警率,提高快速反应速度,提升应急处突能力,做到“白天见警察,晚上见警灯”,及时预防和制止街面犯罪,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三、打好警民“组合拳”,齐心协力保平安

大队根据市公安局大巡防工作要求,认真收集整理群众反映的各类意见和建议,针对突出问题“对症下药”整改落实,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一是民警与“红袖章”志愿者坚持每星期在辖区内的大街小巷进行治安巡查,积极招募“红袖章”志愿者,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到群防群治队伍。120日,大队巡查驻点及红袖章驿站在大南路正式揭牌成立,万秀区委蓝盛新书记、梧州市公安局梁志伟副局长、万秀区政法委张国辉书记、万秀公安分局姚瑞新局长等领导到场指导工作勤务安排和功能设施建设,并明确要把群防群治工作做好做实。48日,骑楼城“红袖章”志愿者小李联巡至万秀工商局附近时发现,一男子在摩托车旁边鬼鬼祟祟,小李立即向民警报告。可疑男子见民警后马上逃跑,并丢下一个装有一枚旧电瓶的手提袋。经民警与“红袖章”志愿者走访查找,最终将电瓶归还给失主苏先生,失而复得电瓶的苏先生对民警与“红袖章”志愿者的巡访工作连声称赞。35日,“全民参与志愿服务,携手共创文明梧州梧州市志愿服务活动月暨2017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启动仪式在市政广场举行,特巡警大队民警联合红袖章志愿者在现场开展招募工作,吸引了大批市民前来咨询。二是民警与社区工作人员每周走访两户商家,与商户保持密切联系,就安全防范工作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同时,民警联合辖区内商家和单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同探讨群防群治的新思路,好方法。323日,大队联合辖区红楼派出所召开2017年第一季度警民恳谈会,会后,大队以群众意见为镜,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认真查找不足、及时整改到位。三是主动进学校、进企业,推动警民联防建设。2017年以来,特巡警大队分别到梧州市第二幼儿园、振兴小学、五坊小学等校园开展 反恐防暴演练。通过演练,有效提高了在校园师生应对突发性暴恐事件的防范意识,提升了面对暴恐事件的合理处理,自护自救和有效避险的能力。317日,由大队队长何山带队到市五坊小学开展防暴安全教育,并倡议家委会家长加入到骑楼城“红袖章”志愿者队伍中,共同维护校园和学生的安全。


(万秀区公安分局)

桂ICP备15009969号   桂公网安备 45040502000009号
网站主办:中国共产党梧州市万秀区委员会政法委员会  
电话:0774-6022086  邮箱:pawz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