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心将“慈善蛋糕”越做越大
    ————梧州市万秀区角嘴街道办创新“爱心联盟”解决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

来源:广西法制网  发布日期:2014-06-23  分享到:

  
  “老周,时下天气炎热,该理发了!”6月17日上午,梧州市万秀区角嘴街道办蓝天小区‘爱心警务室’的民警吴建锦会同社区工作人员、爱心美发店的陈师傅来到78岁伤残退伍军人周厚德家,为行动不便的周老理发。“社区有了‘爱心联盟服务队’贴心服务到了我的床前,这个社会还是好人多啊!”周老在民警吴建锦的搀扶下坐在床沿让陈师傅帮理发高兴地夸奖他们道。
  “去年以来,万秀区公安分局角嘴派出所在我们社区设立了‘爱心警务室’后,民警指导党员、群众成立治安联防队,不管风吹下雨每天值班巡逻,保护小区的平安与和谐。”6月17日上午10时,记者来到万秀区蓝天小区采访时,提起社区民警吴建锦,居民群众都称他为“贴心看家人”。吴建锦只是角嘴街道办事处“爱心联盟”上千名爱心使者中的一员。
  “他们不计名利、不计得失甚至饱受非议。调解的问题小到停车位、化粪池、邻里争吵等,大到居民就业、计生等,大部分都是鸡毛蒜皮的事,但也是居民关注和关乎切身利益的事。”角嘴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李福标向记者介绍说。这些爱心天使无私地帮助身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儿童、老人、弱势群体……他们用实际行动坚守心灵那片纯净的沃土。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角嘴街道办围绕解决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从解决社区群众实际困难,提升社区为民服务水平入手,整合爱心超市、爱心警务、爱心诊所、党员义工、爱心企业等载体,探索组建了社区“爱心联盟服务群”,为辖区居民开展“联盟”式服务,将慈善“蛋糕”越做越大,使“资源”在“各方”联盟中整合,让“民心”在“爱心”传递中凝聚,用“爱”走出了一条密切党群关系、邻里关系的和谐之路。
  

整合资源:“爱心联盟”聚力爱心传

  量血压,把脉,在“爱心救助卡”上签过字,近日,新兴社区72岁的麦秀清那布满皱纹的脸再次绽放出笑容。
  温暖这位久卧病床的老人的,是社区“爱心联盟”提供的定期救助和送医送药免费医疗服务。
  在一个正在极力呼唤真诚、呼唤爱心的社会,有这样一个群体。
  “爱心就像一块磁铁,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群众不断加入爱心团体,他们也用行动传递着爱心正能量。”角嘴街道办主任李春燕感慨。近年来,该街道办整合爱心超市、爱心诊所、党员义工、爱心企业等载体,创建“爱心联盟”,让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奉献爱心、服务群众。
  “黎老,我们看您来了。”今年春节前,在新兴社区,踏上狭窄阴仄的楼梯,推开半掩的门,多年在爱心诊所服务的主治医生黎依罗朝屋内喊道。同行的爱心义工将大米、花生油等慰问品放到老人跟前,而黎依罗与护士则开始为老人检查身体。
  老人叫黎锦梅,是一个86岁高龄的患者。2003年,突如其来的脑出血导致他半身不遂,家里也因支付大笔医药费而陷入困境。病魔无情,人间有爱。社区爱心联盟将老人列为救助对象,经常开展爱心慰问活动。每次爱心联盟还带上爱心诊所的医务人员,为老人提供免费的医疗服务。
  角嘴街道办陆续成立爱心超市、爱心诊所、爱心义工等载体,他们向社区困难群众发放了“爱心救助卡”和“爱心医疗卡”。开展献爱心、送温暖等慈善活动,持之以恒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目前,这些爱心团体累计救助超过2000户困难家庭,救助金额达43万多元,发放各类物品4万件,受惠群众2万多人次。
  
创新载体:居民幸福感不断提升

  在献爱心活动中,党员干部为爱心联盟注入不竭动力。
  原蝶山区委书记、现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钟碧珍长期帮扶困难农民工陆少莲。一次,陆少莲的丈夫被摩托车撞伤住院,医疗费用去5万多元,钟碧珍及时协调有关部门,发动企业和职工捐款,解其燃眉之急;陆少莲的儿子考上大学,学费成了难题,钟碧珍又自掏腰包,让人送去2000元助学金,使她儿子顺利进入大学校门。陆少莲心存感激:“没有大伙的帮忙,我们家很难走出困境。等我儿子毕业后,一定要他好好服务社会、回报党恩。”
  “通过‘两室三队伍’建设就可以破解‘爱心联盟’爱心人士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这个难题。”李福标坦言。该街道办依托“两室”(即党员议事室、党员会客室),“三队伍”(老党员、群众组成的爱心楼栋党员小组长队伍、爱心调解员队伍、爱心计生服务队伍)这个载体,在社区基层党组织与党员群众之间建立起了良性互动共建机制,形成党群合力共建和谐街道的局面。
  区翠君是一名退休党员教师。社区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她的身影出现:清理社区的卫生死角少不了她,捐钱铺路少不了她,为抗洪救灾捐款捐物少不了她,邻居生活陷困境需帮助、精神受挫需要开解、邻里纠纷需要协调也少不了她。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有义务带头维护好我们社区的环境,为构建文明和谐社区出一份力。”像她这样的一大批普通党员义工,不断传递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
  “两室三队伍”调解的问题小到停车位、化粪池、邻里争吵等,大到居民就业、计生等。“大部分都是鸡毛蒜皮的事,但也是居民关注和关乎切身利益的事。”角嘴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李福标介绍说。
  “比如,社区要举办居民节活动,社区工作人员会组织辖区内的老党员、群众一起到“党员议事室”坐下来商量,听取大家的意见,很民主。”蓝天社区居民张美华说,“刚开始大家还不习惯,后来次数多了,大家也都会踊跃发言,阐明理由,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和建议。”
  角嘴街道办通过开展“爱心企业”、“十佳义工”、“爱心公益模范户”等评比活动,大力弘扬义工们无私奉献的先进事迹,使辖区广大干部群众树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服务理念。今年以来,该街道办党员领导干部的结对帮扶家庭有150多户,为结对家庭办实事好事1500多件。
  
爱心标识:新品牌铸就和谐社区

  “爱心警务室、爱心法官室、志愿者服务体验室、义工服务中心。。。。。。”这一个个爱心标识闪烁在角嘴街道办所辖的5个社区。
  由于社区党员、爱心使者积极参与了社区事务管理,社区许多麻烦事都能及时化解。截至今年5月底,“两室三队伍”先后反映、化解小区治安、纠纷、卫生、绿化等问题上百件次,有效解决了居民关注的焦点、难点问题。
  在新兴小区,辖区角嘴派出所教导员梁国礼的指导下,“爱心楼栋党员小组长”积极反映市场周边占道经营问题,组织队伍巡逻震慑扒窃等行为;在新华社区,居民中提倡“三声联防”,即“邻里安全提醒一声、遇到疑点过问一声、发现问题报告一声。”今年前5个月,该区共立入室盗窃案件与上年同比下降56%。
  今年初,新华社区工厂一路85号602房的唐秀英来社区反映,她患病后,丈夫拿走她的工资存折,不给钱她用。要求社区做她丈夫的思想工作,起码能给她一点零花钱。第二天,趁他们夫妇都在家中,社区和爱心调解小组的成员联同角嘴派出所社区民警刘湘辉一同上门进行调解。他们关心地询问唐秀英的病情,还聊了一些家常。在调解员的劝导下,她丈夫答应以后多征求她的意见,吃的、用的需要些什么,就连唐秀英一些自用的私人物品,也会替她买回来。
  “端午节到了,我们给你送来粽子尝尝。”,今年6月2日上午,蓝天社区主任陈燕兰会同辖区法院、检察院、派出所干警以及社会爱心人士10多人分别来到单亲家庭钟火丽和四户困难居民家,给他们送上了“爱心粽”和花生油、大米等生活用品。
  “我们将继续延伸扩展‘两室三队伍’的范围和内容,设立爱心QQ群、爱心邮箱等绿色通道,创建“爱心联盟服务网”让干部沉下去,真正走进群众之间,解决他们日常琐事和涉及拆迁、信访、生活等事情,联合广大爱心使者做大“慈善蛋糕”,协调解决具体事情,决不让群众的难事再上传。”李福标自信地说。
  

辖区派出所民警带领“爱心治安联防队”在小区巡逻。


爱心民警和社会义工慰问困难居民。
    

(李继远 李衍华 何青)

桂ICP备15009969号   桂公网安备 45040502000009号
网站主办:中国共产党梧州市万秀区委员会政法委员会  
电话:0774-6022086  邮箱:pawzw@163.com